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百科

迈巴赫二手车(宁波泡水车是在哪一年)

admin admin 2024-03-17 【百科】 531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宁波泡水车是在2021年

车辆泡水之后,车辆最大隐患就是电路,越是高端车,车身电路越复杂,后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轻则出现故障,严重会引发自燃,没有购买车损险的车主,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赔偿车辆损失,车主便会选择把泡水车卖给二手车贩,而有车损险的车主,保险公司会将车辆推定全损,赔偿车主损失,车主可以拿着高额赔偿购买新车,你以为保险公司会把这些泡水车报废吗?保险公司也不会吃哑巴亏,为了减少损失,保险公司会将泡水车批发给修理厂或者二手车贩

为什么都说凯迪拉克最不保值?

“开不坏的丰田”是指丰田在可靠性上比较高,后期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小,并不是说真的开不坏,如果非要抓住字眼不放的话,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道理都讲不通了,世界十大里程数最长的车没有丰田个人感觉很正常,这属于用车中极为个别的情况,和是哪个品牌的 汽车 关系并不大。

一辆家用车正常情况下是很难跑到50万公里的,大多数在20万以内就更换了,所以能跑上几百万公里进入排行榜,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刻意而为,当然这需要以经济为基础,毕竟几百万公里的里程跑下来,期间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来支持,而且并不是说这个过程车辆没故障,至于具体进行了多少维修和更换,车主应该很清楚。

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人对 汽车 会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 汽车 文化,除了质量是一方面以外,更多的还对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最起码底盘要扎实一些提高驾控感,让整个过程舒服一些,这一点丰田就不太合适,所以十大里程数最长的基本都是欧美车,这和 汽车 文化、整车性能都是分不开的,不过其中好像有一辆雅阁,这倒是有些意外。

现在 汽车 上唯一不能更换的应该就是底盘,即使真把底盘换了的话,那基本上就等于换车了,如果把底盘做好防护,再有着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及时的做好各种保养再加相应的维修,相信不止还有丰田能跑到过百万或更多,现在很多国产车也可以做到,只是有没有这个条件、愿不愿意去跑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十大行驶里程最长的 汽车 是哪十大:

第一,1966年 沃尔沃P1800S;

第二,1976年 奔驰240D;

第三,1963年 普利茅斯 Fury;

第四,1963年 大众甲壳虫1200;

第五,1983年 林肯城市;

第六,1965年 福特野马GT;

第七,1989年 萨博900 SPG

第八,1983年 奔驰240D;

第九,1990年 本田雅阁;

第十,1990年 宝马325i。

这些家伙最长的行驶了480万公里,并且还有可能继续刷新这一记录,最短的行驶了160万公里,发动机却历久弥新。

那么神车们的令人惊叹的成绩是如何炼成的?下面就是我想说的——

其次,不放过任何有毛病的部件,哪儿坏修哪,变速箱坏了修变速箱,发动机坏了修发动机,修不好就换。

勤于保养而精于维修是这些车长寿不僵并能始终如一驰骋沙场的秘诀。

然而,这些连本田都能混迹其中的十大长跑标兵为什么没有发现丰田 汽车 的踪影?开不坏的丰田难道只是浪得虚名?

非也!

以军工卡车发迹的丰田 汽车 在遭遇了二战之后,开启了主打小型 汽车 的模式,以花冠和塞利卡为代表的小型 汽车 一度风靡欧洲甚至北美,但它们只是作为家庭代步用车,与十大车型中多以出租车现身不同,因此很难有机会证明自己牛掰的长跑能力。

在欧美国家,出租车多为当地指定车型并以紧凑级或中型轿车为主,而丰田直到1983年才推出佳美——凯美瑞,那时早生7年的本田雅阁已经在欧美站稳了脚跟。至于花冠——卡罗拉,当时可没有现在这种大身材,那时的模样虽然俊俏但后排小得没法坐人。

车型的限制和迟到的背景,使丰田在欧美出租车市场几乎慢了一个时代而错失良机。

不过,没有入选长跑之星并不妨碍丰田 汽车 成为世界第一大厂的实力,包括销售量、销售额、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在内的全球第一综合实力形成的原因无它,除了技术和品质。

而细掰这些所谓的十大里程数最长的 汽车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类似于通过作弊才换来的成就,诸如比厂家规定还认真的维修保养频率、多台发动机轮流更换使用,以及像宝马325那样静静的呆在测试台上用以测试润滑油性能的做法,简直就是耍无赖。

如果把这些十大入选之车都拆解一番,人们未必能再发现原厂原车的核心配件,比如发动机,比如变速箱。它们中大部分头顶炫耀着的光环,吾以为并不一定比国内一些出租车60万公里无大修更为亮眼。

历史 仍在继续,没准哪天丰田 汽车 就会有跻身甚或超越的案例发生,自主品牌 汽车 也会有跻身甚或超越的案例发生,谁知道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卖车给我们的车企能静心的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 汽车 ,让我们在漫长而短暂的有车人生中获得最基本的尊重——别老坏,老烦人。

能做到这一步,足矣!

以前单位有4台公务车,一辆丰田,另外三辆是三菱,全部超过45万公里,最后因为单位需要购车指标,而这批车年限到达才报废。那辆丰田最后里程数54万公里,中途没有大修过,直到报废时日常使用仍无任何问题,只是年限已到,上级要求予以强制报废。公务车,大家都知道,不是自己的,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不太爱惜,但居然15年54万公里没大修,也算奇迹了。

我只陈述自己亲身经历,不下定论。个人觉得,管它日系、德系,用自己的钱,爱买什么买什么,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必因为自己喜好,贬A扬B。自己用着开心才是王道。

其实,无论什么系的车,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预防交通事故,才是我们应该首要关注的事。成天哔哔什么系好什么系坏,根本毫无必要。什么系的车都不是完美的。在严重交通事故面前,什么系都是浮云,都可能要了你的老命。不信,你开辆迈巴赫去撞大货试试,呵呵。所以,千万不要迷信什么系的车安全性好,安全性高不高百分之九十九取决于你是否注意安全驾驶,取决于你是否主动预防交通事故,另外百分之一靠运气(因为人倒霉的时候,即使你不撞别人,别人也可能撞你)。现实中有些人特别喜欢秀车技,弯道超车,黄灯抢道,随意变道,恣意超速,疲劳驾驶等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对于这种人,无论开什么系的车,都肯定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换句话说,这类人即使把当今所有安全装置都给他的车配上,他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也会比开普通车的人高上不少。还有一些人,连安全带都懒得系,变道也不爱看后视镜、不打转向灯,对这种人,车上配再多安全装置也是如同虚设。所以,车辆的安全性关键在人。

看到网上有很多人打口水仗,互相攻击,真的很无聊,也很可笑。本人的圈子里,日系、德系、美系、韩系的车都有,客观来说,日常使用中各系的车其实差异真的很小,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去用好它。

大家好,我是中国 汽车 行业流通协会注册的二手车评估师,都认为日系“省心”,德系“费心”二手车碰不得,日系到底好不好我们搞二手车的最清楚:6代雅阁碳罐缺陷废气倒排,7代雅阁烧机油没得救,8代也没好那里去,9代开始不烧机油了,改油水混合了。丰田全系6缸发动机烧漏机油,但要20万公里后才会。丰田2.4发动机功率虚标而且油耗高,保养及时开到40W公里没问题,但每10W公里功耗下降一个档次,超过18W公里发动机大修的凯美瑞多要死。卡罗拉一体车身轻微碰撞整体变形没人敢收,车主也不肯当事故车卖。日系CVT变速箱一次性的,钢带传动打滑就直接换整机,和发动机功率下降一个理,每10W公里日系CVT就热衰减一个层次,传动效率极低,至今无法破解。马自达2.3机头算日系良心作,没硬件毛病,但公里数多了功耗下降恐怖,创驰蓝天不敢曝黑幕,发动机钢性不足裂缝这类问题解决了吗?来来来喷子们你们来说说,哪个日系毛病不比德系少?你们不晓得而已

这个就是不能去买日系车的原因之一了,德系车欧系车花费很多很多的人力物力去搞整车的测试;相比于日系车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搞省钱的部件,老司机都知道,载重5吨的日系车你装过一点重量都不行,根本就没法开了;还有日系车,以丰田车为代表,其车体用料都有年限,比如是五年,那么车身的结构的松垮就从车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的脱落开始,一直的向其它部位延伸,这就是日本人的精打细算了,也是日本人第一个在世界上限制 汽车 整车使用年限,到年限就强制报废的主要原因,日系车还有很多的设计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对装配和维修的考量,这个涉及到整车的制造成本和售后成本,有日系车的朋友可以打开自己的前机盖看看,那个负责整车制动的ABS刹车总成是不是都在副驾驶一侧的最前端,这个有啥毛病?没毛病呀,制作成本低廉维修起来方便,只要加强一次碰撞的强度就可以了,一次碰撞后 汽车 没有了制动力,日本人才不会去关心,试想在时速超过百公里的高速路上,一次碰撞后就失去制动的 汽车 会不会以余速继续前行?去冲撞隔离带;冲到路边沟坡里悬崖下;或直接冲向对向高速车流里去,这些二次的碰撞对日系车来说都是致命的,过去没有高速路,车辆怎么设计都问题不大,现在真是不同了呀,欧系车以德系为主,现在都在给车辆配置事故后车辆主动刹住车这一安全功能,这个是所有日系车无法在短期内,五到十年?,实现的,因为对生产线和车体结构的改动太大了,基本就是要重新开始,呵呵,今天哥就说这么多了,其实在哥眼里,日系车基本都是问题,只有不懂车的人才会去买,哥就笑那些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人。

丰田车质量怎么样,看看业界质量排名就知道了,注意看排名里的质量指标数值。虽然丰田通常是排在前面的,但每百辆车故障数也在90多,大家所说的质量差的车大多在110左右。

也就是说,即使丰田车质量确实好一些,故障率和别的品牌也在同一个数量级,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如果真如传说中的不用修,那丰田车的故障率应该是接近零才对,至少也应该低一个数量级嘛。何况其2018年的排名已经降到平均水平以下了,可能是使用新技术较多的缘故。

为什么世界十大里程数最长的车里没有开不坏的丰田呢?这还需要从丰田的文化说起,丰田企业的文化可以简单的用八个字来说: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其实所有的日系车都是这样,质量来说是稳定可靠,但是因为是采用了老的技术成熟的技术,不是特别用于创新。

至于开不坏的丰田这种说法,其实也没有特别严谨的数据,从事的是二手车行业,只能说在上了年限的 汽车 ,丰田的稳定性更好一些,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故障。

比如说都知道大众的 汽车 烧机油,但是大家知道吗?像日本的很多 汽车 并不是不烧机油,你比如说07年以前的锐志也都是烧机油的,所以这些像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还有如此类的口头禅,只不过是大家觉得好玩,而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传出来的罢了,严格意义上的统计。

我们都知道捷达是第一个创造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车型,当时的话老捷达可以说为一汽长了脸,从2000年以后日系车在国内的销售可以说是日益高涨,你比如说最早的威驰到后来的卡罗拉到凯美瑞雅阁到皇冠,销量都是非常的好,但是他们的故障率并不是没有的,同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之所以都有卡罗拉大众这些 汽车 质量好这些原因是因为当时对于刚刚的国产车来说,这些合资车的品牌效应更高而已。

买车不要盲目的相信哪一辆车好或者不好,或者说是一些口头禅,老的观念,传下来的思想要靠自己的试驾以及这三大件儿的品牌和可靠度来考量,这样才是理智的。

这问题真是可笑,现在的人只会看钱说话吗?日系不行,难道德系行?还是美系?现在马路上跑20万公里以上还正常用的都是什么车?心里没点B数吗?大众捷达好?是,老捷达挺好,但那是多少年前的款?现款在售的,你像老款那么跑10万公里我看看?都不是一辆车!中国大众卖的最好?是,大众营销绝对第一,丰田要跟大众比营销,是儿子,就大众每年花钱请第三方培训营销套路的钱,日系那三个主力绑一块都没大众多。但比可靠性,恐怕得倒过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我不否认,日系车减配的问题,确实有,这是日系车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德系的问题是可靠性!我想问问,为什么某众一半的车,内部路试都没过,就敢往外卖?圈里人谁不知道?就因为给钱了,所以就没几个敢说实话的吗?难道你们拿老百姓都当傻子么?就问你一句话,让你自己买辆10万公里以上的二手车,你买日系还是德系?就完了,还说什么?一群良心让狗吃了的货!最后,这个命题是某德系大品牌的公关稿,鉴定完毕!

有几个是车黑吧,看了几个简直一派胡言。国内这么多捷达车,对车多少有点了解的就知道捷达什么水平。它确实好修,随便找个摊都敢拆,但你要说他质量好?呵呵,还开不坏的捷达呢。

首先单辆车的使用寿命跟整个品牌产品的可靠性有什么关系吗?问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讲得通的逻辑。

其次这些车是怎么开这么长里程的?哪里坏了修换哪里,变速箱坏了换变速箱,发动机坏了换发动机。只能说车主有耐心,对车是真有感情,平时保养用车都无比仔细。加入就当普通工具车开开,车子早就散架了。

最后大众是世界第一车企,但是没必要吹他的车也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比如说安全性这块,沃尔沃确实有他独特的地方;操控方面,宝马的调教也是大众比不上的;至于质量可靠性,丰田真的略胜一筹。一粉顶十黑,吹过了就让人烦。

暂且不说世界十大里程最长的车里有没有丰田 汽车 ,丰田 汽车 的品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国内 汽车 消费理念不够成熟,不能够完全反应 汽车 质量,放眼全球丰田普遍受消费者认可,是最具有品牌价值的车企,其实力与影响力绝不是依靠吹嘘得来。

开不坏的丰田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丰田质量稳定可靠,耐久性好。但是丰田 汽车 也并不是开不坏,这说法显然也有些夸张了。丰田 汽车 品控非常不错,与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有极大关系,爱信与电装是其稳定可靠的供应商,为 汽车 品质也奠定了一定基础。再加上丰田独到严苛的管理,产品品质还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的。

丰田 汽车 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燃油经济性好,保值率高的优点。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因此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中东还是南亚,还是北美等,丰田 汽车 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越野车做的非常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亲睐。

车无完车,丰田 汽车 也有不足。包括底盘不够扎实,操控性和驾驶乐趣会逊色一些;中低端车型配置比较的寒酸,性价比不高,并且隔音降噪水平低;轻微刮蹭碰撞受损大一些,造成用车成本的上升;等等。

丰田 汽车 总体还是非常中庸的,优缺点都不是很明显,家用代步还是称职的。个人觉得,对 汽车 没有特殊性要求,选择一台丰田作为代步工具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它并不会不坏。

汽车有问题怎么办?合理维权是关键,切莫过度维权?

一般来说,大家买车都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卖的,但开过五六年之后都想换车,这就要考虑车的保值率怎么样;实事求是说凯迪拉克保值不理想。

凯迪拉克怎么 样?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几乎所有车迷都知道,凯迪拉克(Cadillac)是大牌。

它诞生于1902年,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打造的一个如雷贯耳的豪华汽车品牌,在北美它是高品质和豪华的同义词。

一百多年来,凯迪拉克汽车在行业车内创造了无数世界纪录,缔造了数不胜数的汽车行业标准。

就连一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都把凯迪拉克当做?世界标准?。

?凯迪拉克融汇了美国文化和理念,浓缩了美国科技精华,凝聚了一代代设计师的聪明才智,是当之无愧的汽车工业的领导品牌。

凯迪拉克是美国总统座驾陆军一号的不二品牌,陪伴了里根、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等美国老大的总统生涯。

华尔街大亨,好莱坞名流对凯迪拉克也是趋之若鹜,赞不绝口。

凯迪拉克为什么不保值?

一、营销理念

? ?客观地讲,凯迪拉克当仁不让的豪华品牌,销量也是仅次于BBA。

可是凯迪拉克的营销特点是靠促销,疯狂降价是它的杀手锏,搞活动是它的家常便饭,而且力度很大,动不动就是十万八万地打折、促销;所以大家给凯迪拉克取个外号?八折凯?。

如果你在促销前刚把车开出去,新车就要赔钱卖,而且还不是个小数目。

二、品牌认知

中国人喜欢随大流,跟风。

凯迪拉克在国内的追捧程度远不能跟德系车相比,大家爱显摆,豪车是身份的象征,买二手车也都想买奔驰、奥迪。

再往高处说,都会选择法拉利、兰博基尼、迈巴赫,凯迪拉克不是热门。

买新车如此,买二手车更是如此,热门的品牌新车抢手,二手车抢手的,一定也是热门品牌,能卖个好价钱。

三、更新换代速度慢

平心而论,凯迪拉克是优秀的,设计也是合理的、科学的、新潮的。

就拿那款很火的车型凯迪拉克ATS-L来说吧,该车车颜值高,魅力独特。个性化的前中网和整体的运动风格相结合,再加上车体的运动腰线和性能,都体现了其时尚前卫的设计风格,动力和操控也有亮点。

2.0T发动机加上稳定的底盘调校,也给整车加分不少。但是该车更新速度跟德系车相比慢了半拍,德系对手先后完成了换代之后,它依然故我,ATS的产品力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市场销售就出现低迷,不得不降价促销,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了该车的保值率。

种种因素造成了凯迪拉克的保值率,但凯迪拉克依然不失为一款理想的豪车。

奔驰E级怎么样?值得买吗?

之前咱们聊过了如何避免买车时候的陷阱,也讲过了常见的用车小误区,如果前面的雷区都躲过以后还是不幸中招了,作为车主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不过在此要提醒车主一定要合理维权,不是所有的问题法院都支持维权。今天《汽车专业网》的小编就结合案例来跟您聊聊维权的那些事儿。

案例一:

2017年12月29日,武汉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汽车公司)与雷先生签订《汽车购销合同》约定雷先生购买玛莎拉蒂轿车一台,车价312300元,雷先生支付购车款后提走车辆。2018年1月29日,雷先生前往武汉市车辆管理所上牌时被拒,理由是车辆产品铭牌不符合要求。后来,汽车公司重新制作了铭牌,仍不符合要求。2018年3月4日,汽车公司再次制作铭牌(按车管所要求制作)后通知雷先生领取后办理上牌,雷先生拒绝领取新铭牌,一直未办理车辆上牌手续。2018年3月8日,雷先生起诉汽车公司,称汽车无法上牌、存在其他质量问题,汽车公司存在销售欺诈,要求退车并索赔车价款的三倍。2018年11月30日,雷先生持3月4日制作好的铭牌在车管所办妥上牌。

最终法院生效判决判定汽车公司赔偿雷先生一段时间的租车费,时间为自提车后到通知雷先生符合要求的新铭牌制作好的这段时间并扣减临牌使用期,计算为15900元,未支持雷先生其他请求,雷先生负担诉讼费16289元、上诉费1439元。

在这个案例当中的消费者一直执着于退车,最终在花费了诉讼费16289元+上诉费1439元+律师费若干+将近9个月无法使用车辆的代价之后,仅仅得到了汽车销售公司赔偿的15900元。从结果上来看车主明显是亏了,但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呢,待我讲完第二个案例之后再给您分析。

案例二:

2018年4月9号,武汉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汽车公司)与颜先生签订《汽车购销合同》约定颜先生购买迈巴赫轿车一台,车价1498000元。2018年4月13日,颜先生所购车辆前往车管所办理上牌后托运回汽车公司停放时,下车过程中不慎将车尾部刮去硬币大小漆,汽车公司将情况如实告知颜先生,要求颜先生提车,颜先生拒绝提车,要求退车或更换另一辆全新车辆或赔偿25万元。

双方几经商谈,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汽车公司修复漆面、补偿价值几万元的保养。

而这个案例当中的消费者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坚持退车,但经过了一番咨询与协商之后,最终放弃了退车的要求,在花费了若干律师咨询费以后,得到了修复完好的车辆以及价值几万元的保养赔偿。虽然新车就补漆多少会让车主内心不爽,但好在最终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也算是小小弥补了一些。

案例三:

2015年2月,常宁市消费者廖某在常宁市“动力快车”公司(“天禧”公司的代理商)签订购车合同,以13.19万元价格购买一辆长安福特新福克斯轿车,由于“天禧”公司系衡阳地区该型号轿车唯一合法供应商,“天禧”公司向被告廖某开具了发票。

同年4月19日,廖某在做汽车美容时,美容技术人员发现车辆前保险杆有明显的油漆修复痕迹,问廖某“是否喷过漆”,廖某非常惊讶,刚买的新车如何喷过漆?廖某这才意识到,自己买到了有质量瑕疵的修复车。车子在出厂后,因存在问题又进行了返修。遂向“动力快车”和“天禧”公司反映,但对方未予理睬。

经公开开庭审理,2015年12月15日,常宁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天禧”公司将事故车辆卖给消费者,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判决“天禧”公司退还消费者购车款13.19万元,并赔偿原告廖某三倍购车款39.57万元。

这个案例的结果可谓是大快人心,消费者利用法律的武器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让不法商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证据确凿事实清晰,所以法院才会支持消费者的主张。

由此可见,消费者能否把握好消费维权的尺度是相当重要的,维权过度很可能会让自己得不偿失,而合理的维权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那么作为一名并非法律从业者的普通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正当维权呢?

对此,《汽车专业网》咨询了相关律师之后,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买到了问题车辆需要维权,建议先了解“汽车三包规定”,即《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这个文件明确了汽车消费者可以在何种情形下、向哪个主体、主张何种权利。

以上面两个案例中都提及的“退换车”为例,退换车的要求比较高。“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消费者选择更换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1)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2)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2次后,或者发动机、变速器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与其主要零件更换次数不重复计算;(3)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主要零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其种类范围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具体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规定。”所以消费者动辄提出“必须给我换车”是不合适的、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参照汽车三包规定。

同时也要认真区分汽车公司有无主观恶意,视情况提出要求。案例一中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公司存在故意欺诈、提出退一赔三要求,就有点过头了。要知道自己的情况可以得到何种赔偿,可以参考一下以往的案例。以销售欺诈为例,法院可能会支持的情形诸如所售新车有过较大维修行为未告知、所售新车有过保险理赔维修记录未告知、所售二手车故意告知虚假车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主张汽车公司欺诈的,消费者须完成证明责任(欺诈的故意、欺诈的行为、欺诈与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争议,汽车公司负有责任,但事情并非汽车公司故意导致,这种情况消费者就要合理权利,而不能狮子大开口了,如果汽车公司同意“协助解决相关问题、另行给予适当补偿”,这就值得考虑接受了。如果双方差距确实过大、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评测,双方以鉴定意见作为参考进行协商。

总结:

法律不仅仅是要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会保证厂商和经销商的合法利益,不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之后将会对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就像第一个案例当中的车主一样,虽然铭牌有问题导致无法上牌是经销商的失职,但车辆并无质量问题,在按照国家要求重新制作铭牌之后已经可以上牌了,车主的过度维权并没有争取到应有的利益,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汽车维权案例都支持退一赔三的标准,这需要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其实不可否认,奔驰E的外观看上去十分的撩人,内饰看上去也确实更加的前卫。但是这售价吧,确实有点让人头疼。

您说您花45.8万买个奔驰E吧(E200 L 4MATIC),没有全景天窗,没有无钥匙进入,说好的优雅呢?说好的设计感呢?这两个最主要的装X神器,一下就揭开了女神的外表,露出了绿茶的本质。这还没算完,这个级别,这个价位,连后排独立空调都不给配备。这种不配备,可是全系不配备啊,不过想要有的话,就得加钱,这种表现有点不厚道啊。不厚道的还有,在一个十分绚丽的内饰旁边,竟然还用着很多的塑料件,这样很容让乘坐者对于这个十分好评的内饰氛围而感到惊讶,有点中看不中用的感觉。而且command系统,如果您是同时用过mmi,或者是其他的系统,您会发现,奔驰的这套,并不是很好用。还有内后视镜防炫目,这样的基础配置,奔驰也是需要到E300以后才会配备。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样的锱铢必较感觉没什么意义,毕竟人家还有炫酷的外形,科幻的内饰呢啊,其实这要是放在十几,二十万的车里,可能确实是锱铢必较,但是这可是40-50万价格区间的豪华品牌的车啊,不应该以消费者出发,做到更加的人性化吗?

所以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如果想要一个优质的内涵,舒适的环境的话,不太建议选择奔驰E,因为E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急于把自己表现出来一个更加完美的样子,而放弃了把内涵做好。

Tags: [db:tag]

icp渝ICP备2023015431号-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